科技馆(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英文原意科技博物馆,但我国的科技馆并不包括自然类、地学类、工业技术类博物馆,而特指国际上被称为“科学技术中心”或以“科学中心”展示教育方式为主的科技博物馆。
科技馆是以展览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公益性科普教育机构。科技馆主要通过常设和短期展览,以参与、体验、互动性的展品及辅助性展示手段,以激发科学兴趣、启迪科学观念为目的,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也可举办其它科普教育、科技传播和科学文化交流活动。
从历史发展来看,科技馆分类不甚明晰。安来顺博士将科技馆大体分为三类:一是综合性科技馆,它以展览为主,有众多模型和实物供观众动手操作和表演;二是专科性科技馆,它往往侧重于阐述某一具体学科的理论;三是科技实验馆,观众自行操作,观察科学实验现象等。茅以升博士则把科技馆分为两类:以实物、科技史展览为主的传统型;以动手操作、科学普及性实验为主的现代型。结合国内科技馆主要功能及设施比例、展厅面积等因素,本文科技馆主要采取如下分类。
我国科技馆事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并在随后的十几年间兴起了一轮建设高潮。进入21世纪,科技馆建设从最初注重场馆数量的增长逐渐发展到更加注重质量和能力建设。40年左右的发展历程中,我国科技馆经从起步到发展再到创新,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覆盖城乡、注重普惠、实用高效,努力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人群需求的科普公共服务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各级政府对科技馆建设的投入和支持越来越大。科技馆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据统计,2021年,我国有661座科技馆,总建筑面积达506万平方米,较2020年增长了48万平方米。预计2022年,科技馆数量将增长至700座左右,建筑面积接近550万平方米。
我国科技馆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但近几年,科技馆地区性分布不均衡的局面进一步改善。西部地区科技馆增长迅速,从2015年的100座增长至2021年的201座。
从建筑面积规模来看,8000m2及以下为小型科技馆,8000~15000m2为中型科技馆,15000~30000m2为大型科技馆,30000m2以上为特大型科技馆;我国数量最多的是小型科技馆。从行政级别来看,我国占比最大的是地市级科技馆。若将省会市级科技馆也算作地市级科技馆,则小型科技馆和地市级科技馆均占据了全国科技馆的“半壁江山”。
但从展项内容、馆内基础设施、技术创新及影响力等方面综合考虑,中国科技馆、天津科技馆、上海科技馆、广东科学中心、重庆科技馆等大型综合性科技馆竞争力最强。
展品设置一个直角型小屋,下面由几个平面镜相互连接构成。当有参与者走入小屋后,平面镜通过平面成像原理将参与者下半身隐藏,屋外的参与者只能看到参与者的头部。
展品主要由自行车装置、展台及装饰圆环、背景灯箱构成,让观众感受太空自行车的乐趣。
展品主要由两块可调节的镜片、三面白色挡板、一个光源组成。通过展品的体验,让参与者认识我们眼睛感知外部世界的原理,感受人类大脑和眼睛合成影像的神奇。
展品是氢火箭发射装置。参观者使用手摇发电机产生电流进行电解水,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和氧气混合释放于封闭空间;触碰火花塞产生电火花,引爆混合气体,从而推动火箭上升。
Copyright © 2023 自贡众擎 版权所有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卫坪街道板仓工业园区金川路8号 蜀ICP备18033332号-1 网站地图 (XML)